一. 内胆总体技术要求:
1.1、 内胆周转流程图
1.2、 关键性技术指标
1.2.1. 整线节拍:20秒/件;
1.2.2. 最大噪音:低于80分贝;
1.2.3. 单班宕机时间<5min;
1.3、 基本技术要求:
1.3.1. 功能:实现4个品种内胆从圆周焊机输送至验漏台。
1.3.2. 与现有圆周焊机、验漏设备配合进行生产。
1.3.3. 安全系统:每个拥有独立驱动部分有至少一个急停按钮;所有机械窄点有防护措施。
1.3.4. 稳定性要求:检测系统信号稳定可靠,布线合理便于观察与调整;驱动系统具备软启停装置,避免冲击;输送系统避免滑动摩擦。
1.3.5. 维护性要求:模块化设计,更换方便;易于清理,不集尘;结构设计无维修死角;尽可能使用标准件而避免使用非标加工件。
1.3.6. 电器柜设有三色灯报警系统,复位后解除。
1.3.7. 有故障报警和记录信息;手动/自动运行模式。
二. 线体各部分结构技术要求
设备组成:焊接皮带线、提升机、验漏皮带线。
2.1. 焊接皮带线
2.1.1. 功能:将完成圆周焊的内胆输送至提升机。
2.1.2. 设备组成: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设备钢结构支架(包含但不限于以上配置)。
2.1.3. 运行要求:满足20秒/件的运行节拍。连续运行,运转稳定,不出现卡料,掉料等故障。运输过程平稳,内胆之间不能互相碰撞;
2.1.4. 皮带线建议长度1200mm,实际尺寸根据现场需求配做、高度750mm、皮带宽度不小于600mm。
2.1.5. 输送皮带需要耐100℃高温;
2.1.6. 皮带线总承载要求不小于100Kg,单件内胆重量5Kg。
2.2. 提升机
2.2.1. 功能:将从皮带线上输送过来的内胆输送至二楼验漏皮带线。
2.2.2. 设备组成:驱动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控制系统、设备钢结构支架和防护网(包含但不限于以上配置)。
2.2.3. 运行要求:满足20秒/件的运行节拍。连续运行,运转稳定,不出现卡料,掉料等故障。运输过程平稳,内胆之间不能互相碰撞。
2.2.4. 将内胆从距离地面750mm提升至平台上700mm,有效提升高度2700mm;
2.2.5. 提升机位置布局合理,不得破坏平台承重梁。
2.2.6. 提升机顶端设有维修平台、及护栏,方便设备检修;
2.2.7. 提升机上、下有高低位机械限位与极限位置的行程开关保护;
2.2.8. 提升机出入口部位需有安全光幕防护,出入口应设有防止人等进入的措施,特别是小车下部空间有无物品检测功能;
2.2.9. 升降机最下段护网可打开,配有安全锁;同时设计双安全插销,且配有光电检测;
2.2.10. 防止内胆及其配件(水嘴、挂架)与升降机的梁干涉;
2.3. 验漏皮带线
2.3.1. 功能:从提升机将内胆输送至验漏岗位。
2.3.2. 设备组成: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设备钢结构支架(包含但不限于以上配置)。
2.3.3. 运行要求:满足20秒/件的运行节拍。连续运行,运转稳定,不出现卡料,掉料等故障。运输过程平稳,内胆之间不能互相碰撞。
2.3.4. 皮带线建议长度4450mm,实际尺寸根据现场需求配做、高度700mm、皮带宽度不小于600mm。
2.3.5. 新增皮带线使用的电机、滚筒、钢结构、电控系统等尽可能使用现有皮带线的材料;
2.3.6. 现有皮带线的出厂运输和改制费用由供应商承担;
2.3.7. 输送皮带需要耐100℃高温;
2.3.8. 皮带线总承载要求不小于350Kg,单件内胆重量5Kg
三. 控制系统
3.1. 整个系统集中控制,电器柜选用附件品牌,并符合附件要求。
3.2. 电器柜充分考虑防尘、降温条件;
3.3. 有错误、故障报警信息,当出现故障时停机,并发出报警,人员处理复位重新启动后再连续运行。
3.4. 具有手动自动模式,能够独立运行某一单元。
3.5. 电控柜中电器元件安装空间和程序接口预留40%以上。
3.6. 元器件选用甲方附件品牌,特殊部件双方协商处理。
3.7. 出厂前需进行7X24小时测试,故障率不得大于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