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配方输送线的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包括卸车拆包输送线,暂存库,分类输送线,配方输送线,检验配方线,入库输送线,托盘合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输送线包括并列设置的多条横向输送线,并列设置的多条纵向输送线,设置在多条横向输送线、多条纵向输送线之间的机械手或/和机器人,且多条横向输送线与多条纵向输送线相互垂直,并在每一横向、纵向输送线垂直交叉处设置转向输送机,每一条纵向输送线的入口端与分类输送线对应输出端相连。完全实现了箱类、盘类、整垛类等多种辅料的单配、混配、人工配等多种辅料配盘任务,极大提高了配盘流程及入库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省操作空间,提高辅料库的自动化水平。
Classifications
一种带配方输送线的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辅料物流系统,尤其是一种能实现多品种来料的带配方输送线的 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属于物流输送技术领域。 <
背景技术
[0003]在卷烟生产中,辅料购入后,需要进入下列作业: 卸车作业:当in车到位后,对于单箱来料:先由叉车将标准木托盘搬运至货车位置后, 再由人工将单相辅料整齐码放在标准木托盘上后,经叉车将整J:朵辅料搬运至辅料暂存区缓 存;对于整垛的整托盘来料:由叉车将整垛辅料从货车上卸下后直接搬运至辅料暂存区缓 存。 <
[0004]入库作业:当辅料库管理系统下达每天的入库任务后,由人工判断入库任务的先 后顺序,进行下列入库:对厂家发来的打板类、箱类辅料,经检验后直接由叉车搬运至辅料 库完成入库;对于单配辅料,按照预先规定好的配盘数量和摆放位置,由人工完成配盘(即 整托盘来料需要先拆除其外包装),经检验后由叉车将物料搬运至辅料库完成入库;对于混 配辅料,按照预先规定好的配盘种类、数量、摆放位置等,由人工完成配盘流程卿整托盘来 料需要先拆除其外包装),经检验后由叉车将物料搬运至辅料库完成入库。
[0005]由于卷烟的辅料种类繁杂,需要配盘的种类也比较繁多,用目前的人工加移动式 机械搬运(主要是叉车),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完成卸车、拆包、配盘、入库等工作,而且 还需要配置相当数量的叉车等搬运设备,并具备足够的搬运空间,才能完成入库流程操作, 这无疑存在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配盘容易出错、投资大、占空间等不足,而且现场管 理混乱,无法满足客户对现场6S等现代化管理方式的要求,且会大大增加物流设备和人员 的投入和管理成本。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6]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满足现代化物流作业及管理需要,本发明提供一 种带配方输送线的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
[0007]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带配方输送线的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 统,包括卸车拆包输送线,暂存库,分类输送线,配方输送线,检验配方线,入库输送线,托盘 合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输送线包括并列设置的多条横向输送线,并列设置的多条纵 向输送线,设置在多条横向输送线、多条纵向输送线之间的机械手或/和机器人,且多条横 向输送线与多条纵向输送线相互垂直,并在每一横向、纵向输送线垂直交叉处设置转向输 送机,每一条纵向输送线的入口端与分类输送线对应输出端相连,以将来自分类输送线和 暂存库的同一种类或多个不同种类的辅料,按需要经过纵向输送线的摆放台、滚筒输送机、 滚筒升降机、机械手或/和机器人的配合动作,完成单一配盘或者混合配盘后,送入指定的 横向输送线后入库或暂存。
[0008] 所述每一条横向输送线由多台直道输送机、多台升降输送机组成,且多台直道输 送机、多台升降输送机之间的连接顺序及连接台数,视场地大小及配方要求而具体设置,以 满足配方输送要求。
[0009] 所述升降输送机分别设置在横向输送线的一端或两端,以方便与机器人对接而完 成辅料的搬运,具体设置视配盘需要而确定。
[0010] 所述每一条纵向输送线由摆放台、滚筒输送机、滚筒升降机组成,且摆放台、滚筒 输送机、滚筒升降机之间的连接顺序及连接台数,视场地大小及配方要求而具体设置,以满 足配方输送要求。
[0011] 所述卸车拆包输送线输出端与分类输送线输入端相连,同时卸车拆包输送线输出 端还与暂存库入口端相连,分类输送线位于暂存库上方,配方输送线位于暂存库一侧,检验 配方线设于配方输送线一侧,入库输送线设于暂存库出口端,托盘合盘线设于暂存库另一 侧。以便辅料由货车送入后,需要混配的辅料经过卸车、拆包、输送线直接送入暂存库或者/ 和经分类输送线进行分类输送后,送入配方输送线进行配方并输送,然后按要求经过检验 配方线进行检验后,通过入库输送线入库;单配辅料则经过卸车、拆包、输送线、分类输送线 进行分类后,经过配方输送线、检验配方线、入库输送线入库;完成任务后的托盘送入托盘 合盘线进行合盘,完成合盘的托盘组再送入暂存库备用。
[0012] 所述卸车拆包输送线包括依次设置的卸料位置,拆包、输送位置,其中:卸料位置 上设有一台或多台移动叉车及机器人,拆包、输送位置上设有一台或多台横向伸缩式输送 机,以及一台或多台与横向伸缩式输送机并列的横向水平输送机,一台或多台横跨于横向 伸缩式输送机和横向水平输送机上的纵向推动式移栽机,一台或多台无动力机器人站台, 每一台横向水平输送机均与对应的第一斜坡输送机相连。以便根据送入的不同辅料进行卸 料后,完成下列操作: 对于单箱来料,由叉车在卸料位置装入托盘后,再由机器人直接送至入库输送线上,由 入库输送线完成入库; 对于整垛来料,由人工在拆包、输送位置进行拆包;对于整箱来料则不拆包;之后,对于 混配辅料,需要经拆包、输送位置的输送机、斜坡输送机送入后续的分类输送线,再送入配 方输送线进行配方后,送入指定的暂存库缓存,或者再次进行配方后,经入库输送线入库; 对于单配辅料,需要经拆包、输送位置的输送机、斜坡输送机、分类输送线、配方输送线、入 库输送线直接入库。
[0013]所述分类输送线包括多条进料输送线、多条横向输送线、多条纵向输送线,多条横 向输送线与多条纵向输送线在垂直方向错开设置,并在多条横向输送线与多条纵向输送线 之间设置若干过渡输送线;每一条进料输送线的输入端通过第一斜坡输送机与卸车拆包输 送系统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对应的横向输送线相连,横向输送线通过对应的过渡输送线 与纵向输送线相连,纵向输送线与配方输送线相连;以便将来自卸车拆包输送线的辅料经 进料输送线送入横向输送线后,再根据入库要求将对应辅料经过渡输送线送入对应的纵向 输送线上,再输送至配方输送线完成配方输送。
[00 M]所述每一条进料输送线包括多台直道输送机、多台弯道输送机、多台斜坡输送机, 且多台直道输送机、多台弯道输送机、多台斜坡输送机之间的连接顺序及连接台数,视场 地、空间大少及分类要求而具体设置,以满足分类、配方输送要求。
[0015] 所述每一条横向输送线包括多台直道输送机、间隔设置在直道输送机之间的多台 转向输送机,且多台直道输送机、多台转向输送机之间的连接顺序及连接台数,视场地、空 间大小及分类、配方要求而具体设置,以满足分类、配方输送要求。
[0016] 所述每一条纵向输送线包括多台直道输送机,且直道输送机台数视场地、空间大 少及分类、配方要求而具体设置,以满足分类、配方输送要求。
[0017] 所述每一条过渡输送线包括第二斜坡输送机,该第二斜坡输送机的高端与设置在 横向输送线上的上转向输送机相连、低端与下转向输送机相连,下转向输送机一端与对应 纵向输送线的直道输送机相连,和/或者下转向输送机两端分别与对应纵向输送线的直道 输送机相连。
[0018] 所述下转向输送机为辊筒输送机,其上设有转向输送机构,该转向输送机构包括 设置在架体上的输送辊组,间隔设于输送辊之间的升降式输送带组,输送带组与输送辊组 的输送方向垂直,输送带组一端固定在从动带轮组上,另一端固定在主动带轮组上,主动带 轮组均设置在同一根轮轴上,该轮轴一端通过从动传动轮、传动带与动力电机输出轴上的 主动轮相连;以便在动力电机带动下,通过主动轮、传动带、从动传动轮带动轮轴转动,进而 带动主动带轮组、输送带组同步转动,而完成转向输送。
[0019] 所述从动带轮组与主动带轮组之间通过连接座设有过渡轮组,用于支撑输送带 组。
[0020] 所述从动带轮组、主动带轮组、连接座均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常规升降装 置,该升降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升降气缸;以便需要转向输送时,启动升降装置将输送 带组升高后,实现辅料的转向输送。
[0021] 所述转向输送机还可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何一种转向输送装置。
[0022] 所述检验配方线包括多个检验台、机器人,以便根据需要将待检的配盘辅料送入 后,由机器人将装有辅料的托盘送至检验台,由人工检验后,再通过机器人送出。
[0023] 所述入库输送线包括入库环形输送线,与入库环形输送线垂直相接但不相连的多 条纵向输送线,与其中一条或多条纵向输送线相连的多条横向输送线,其中:入库环形输送 线由直道输送机、弯道输送机、转向输送机组成,每一条纵向输送线由升降输送机、多台直 道输送机、转向输送机组成,每一条横向输送线由直道输送机、转向输送机组成,且转向输 送机设置在纵、横输送线垂直相交位置以及纵向输送线与入库环形输送线垂直相交位置, 以便通过纵、横输送线将配盘完成的辅料送至入库输送线上,再由入库输送线入库。
[0024] 所述暂存库包括若干个辅料存放位置,设置在若干个辅料存放位置之间的机器 人,用于分类、分区域存放装有对应辅料的托盘,并通过机器人实现暂存库和系统其余部分 之间的货物接驳。
[0025]所述托盘合盘线包托多台升降输送机、多台托盘合盘机、多台机器人,用于将暂存 库中需要混配的辅料所使用的托盘,在完成配方任务后由机器人搬运至升降输送机位置, 经过托盘合盘机组成托盘组后,再由机器人搬运至缓存库暂存。
[0026]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不仅可方便地通过配方输送线实现 自动配方输送,而且配合卸车拆包输送线,暂存库,分类输送线,检验配方线,入库输送线, 托盘合盘线,完全实现了箱类、盘类、整垛类等多种辅料,在卸车完毕后,进行拆包、自动输 送、自动分类输送、自动配方输送、自动入库输送,并可根据入库任务的种类和数量,自动完 成单配、混配、人工配等多种辅料配盘任务,极大提高了配盘流程及入库工作效率,降低劳 动强度,节省操作空间,更好的满足客户对配盘现场的6S管理要求;使辅料完成卸车后,自 动将辅料种类、数量、配盘数量、配盘方式等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并自动实现与辅料库管 理系统的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辅料库的自动化水平;是一条集自动配盘、自动输送、自动 入库于一体的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发明不含分类输送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含分类输送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卸车、拆包、输送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分类输送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向视图; 图6为图5的B向视图; 图7为图5的C向视图; 图8为图4的局部进料输送线放大图; 图9为图4的过渡输送线放大图; 图10为图9的D部放大图; 图11为图9的E部放大图; 图12为配方输送线俯视结构图; 图13为图12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4为图12中的转向输送机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升降式输送带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检验配方线俯视结构图; 图17为入库输送线俯视图; 图18为托盘合盘线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0029]本发明中没有特别指出的设备均为常规设备。
[0030]本发明提供的配方输送线的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包括卸车拆包输送线1, 暂存库2,分类输送线7,配方输送线3,检验配方线5,入库输送线6,托盘合盘线4,其中:卸车 拆包输送线1输出端与分类输送线7输入端相连,同时卸车拆包输送线1输出端还与暂存库2 入口端相连,分类输送线7位于暂存库2上方,配方输送线3位于暂存库2—侧,检验配方线5 设于配方输送线3—侧,入库输送线6设于暂存库2出口端,托盘合盘线4设于暂存库2另一 侦L如图1、图2、图3。以便辅料由货车送入后,需要混配的辅料经过卸车拆包输送线丨直接送 入暂存库2或者/和经分类输送线7进行分类输送后,送入配方输送线3进行配方并输送,然 后按要求经过检验配方线5进行检验后,通过入库输送线6入库;单配辅料则经过卸车拆包 输送线1、分类输送线7进行分类后,经过配方输送线3、检验配方线5、入库输送线6入库;完 成任务后的托盘送入托盘合盘线4进行合盘,完成合盘的托盘组再送入暂存库2备用。
[0031] 所述卸车拆包输送线1包括依次设置的卸料位置11,拆包、输送位置12,其中:卸料 位置11上设有多台移动叉车及机器人13,拆包、输送位置12上设有多台横向伸缩式输送机 14,以及多台与横向伸缩式输送机14并列的横向水平输送机15,多台横跨于横向伸缩式输 送机14和横向水平输送机15上的纵向推动式移栽机16,多台无动力机器人站台17,每一台 横向水平输送机15均与对应的斜坡输送机18相连,如图3。以便根据送入的不同辅料进行卸 料后,完成下列操作: 对于单箱来料,由叉车在卸料位置11装入托盘后,再由机器人13直接送入暂存库2中, 或者经配方输送线3,检验配方线5,入库输送线6完成入库; 对于整垛来料,由人工在拆包、输送位置12进行拆包;对于整箱来料则不拆包;之后,对 于混配辅料,需要经拆包、输送位置12的横向水平输送机15、第一斜坡输送机18送入后续的 分类输送线7,再送入配方输送线3进行配方后,送入指定的暂存库2缓存,或者再次进行配 方后,经入库输送线6入库;对于单配辅料,需要经拆包、输送位置12的横向水平输送机15、 第一斜坡输送机18、分类输送线7、配方输送线3、入库输送线6直接入库。
[0032] 所述分类输送线7包括多条进料输送线71、多条横向输送线72、多条纵向输送线 73,多条横向输送线72与多条纵向输送线73在垂直方向错开设置,并在多条横向输送线72 与多条纵向输送线73之间设置若干过渡输送线74,如图4,以便将来自卸车拆包输送线1的 辅料经进料输送线71送入横向输送线72后,再根据入库要求将对应辅料经过渡输送线送入 对应的纵向输送线73上,再输送至配方输送线3完成配方输送。每一条进料输送线71的输入 端通过第一斜坡输送机18与卸车拆包输送线1对应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对应的横向输 送线72相连,横向输送线72通过对应的过渡输送线74与纵向输送线73相连,纵向输送线73 与配方输送线3相连;其中:每一条进料输送线71包括多台直道输送机711、多台弯道输送机 712、多台斜坡输送机713;每一条横向输送线72包括多台直道输送机721、间隔设置在直道 输送机721之间的多台转向输送机741;每一条纵向输送线73包括多台直道输送机731;每一 条过渡输送线74包括第二斜坡输送机742,该第二斜坡输送机742的高端与设置在横向输送 线72直道输送机721之间的上转向输送机741相连、低端与下转向输送机743相连,下转向输 送机743—端与对应纵向输送线73的直道输送机731相连,和下转向输送机743两端分别与 对应纵向输送线73的直道输送机731相连;所述下转向输送机743为辊筒输送机,其上设有 转向输送机构75,且转向输送机构75为设置在辊筒输送机的输送辊之间的输送带,输送带 与输送辊的输送方向互为垂直,如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
[0033] 所述转向输送机构75包括设置在架体上的输送辊组751,间隔设于输送辊组751的 输送辊之间的升降式输送带组752,输送带组752与输送辊组751的输送方向垂直,输送带组 752的每一根输送带756右端固定在从动带轮758上,左端固定在主动带轮753上,各主动带 轮753均设置在同一根轮轴754上,该轮轴754—端通过从动传动链轮755、传动链与动力电 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相连,如图14、图15;以便在动力电机带动下,通过主动链轮、传动 链、从动传动链轮755带动轮轴754转动,进而带动主动带轮753、输送带756同步转动,完成 转向输送;所述从动带轮758与主动带轮753之间通过连接座761设有过渡轮组757,用于支 撑输送带756;所述从动带轮758、主动带轮753、连接座761均通过连接件设置在底座759上, 底座759与连接件之间设有常规升降装置760,该升降装置760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升降气 缸;以便需要转向输送时,启动升降装置760将输送带组752升高后,实现辅料的转向输送。
[0034] 所述配方输送线3包括并列设置的多条横向输送线31,并列设置的多条纵向输送 线32,设置在多条横向输送线31、多条纵向输送线32之间的机械手35或机器人34,且多条横 向输送线31与多条纵向输送线32相互垂直,并在每一横向、纵向输送线31、32垂直交叉处设 置转向输送机构75,每一条纵向输送线32的入口端与分类输送线7对应的纵向输送线73输 出端相连,如图12、图13;所述每一条横向输送线31由多台直道输送机311、多台升降输送机 33组成,且多台直道输送机311、多台升降输送机33之间的连接顺序及连接台数,视场地大 小及配方要求而具体设置,以满足配方输送要求;所述升降输送机33分别设置在横向输送 线31的两端,以方便与机器人34对接而完成辅料的搬运;所述每一条纵向输送线32由摆放 台36、滚筒升降机37组成,且摆放台36、滚筒升降机37之间的连接顺序及连接台数,视场地 大小及配方要求而具体设置,以满足配方输送要求;以将来自分类输送线7和暂存库2的同 一种类或多个不同种类的辅料,按需要经过纵向输送线32的摆放台36、滚筒升降机37、机械 手35和机器人34的配合动作,完成单一配盘或者混合配盘后,送入指定的横向输送线31后 入库或暂存。以将来自分类输送线7和暂存库2的同一种类或多个不同种类的辅料,按需要 经过纵向输送线32的摆放台36、滚筒升降机37、机械手35和机器人34的配合动作,完成单一 配盘或者混合配盘后,送入指定的横向输送线31后入库或暂存。
[0035] 所述检验配方线5包括多个检验台52、机器人51,如图16,以便根据需要将待检的 配盘辅料送入后,由机器人51将装有辅料的托盘送至检验台52,由人工检验后,再通过机器 人51送出。
[0036] 所述入库输送线6包括入库环形输送线61,与入库环形输送线61垂直相接但不相 连的多条纵向输送线62,与其中一条或多条纵向输送线62相连的多条横向输送线63,其中: 入库环形输送线61由直道输送机611、弯道输送机612、转向输送机75组成,每一条纵向输送 线62由升降输送机33、多台直道输送机、转向输送机75组成,每一条横向输送线63由直道输 送机、转向输送机75组成,且转向输送机75设置在纵、横输送线62、63垂直相交位置,如图 17, 以便通过纵、横输送线将配盘完成的辅料送至入库输送线上,再由入库输送线入库。
[0037] 所述暂存库2包括若干个辅料存放位置,设置在若干个辅料存放位置之间的机器 人,如图1,用于分类、分区域存放装有对应辅料的托盘,并通过机器人实现暂存库和系统其 余部分之间的货物接驳。
[0038] 所述托盘合盘线4包托多台升降输送机41、多台托盘合盘机42、多台机器人,如图 18, 用于将暂存库中需要混配的辅料所使用的托盘,在完成配方任务后由机器人搬运至升 降输送机位置,经过托盘合盘机组成托盘组后,再由机器人搬运至缓存库暂存。
Claims (10)
1. 一种带配方输送线的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包括卸车拆包输送线,暂存库,分 类输送线,配方输送线,检验配方线,入库输送线,托盘合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输送 线包括并列设置的多条横向输送线,并列设置的多条纵向输送线,设置在多条横向输送线、 多条纵向输送线之间的机械手或/和机器人,且多条横向输送线与多条纵向输送线相互垂 直,并在每一横向、纵向输送线垂直交叉处设置转向输送机,每一条纵向输送线的入口端与 分类输送线对应输出端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配方输送线的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每一条横向输送线由多台直道输送机、多台升降输送机组成,且多台直道输送机、多台升 降输送机之间的连接顺序及连接台数,视场地大小及配方要求而具体设置;所述升降输送 机分别设置在横向输送线的一端或两端; 所述每一条纵向输送线由摆放台、滚筒输送机、滚筒升降机组成,且摆放台、滚筒输送 机、滚筒升降机之间的连接顺序及连接台数,视场地大小及配方要求而具体设置; 所述转向输送机包括设置在架体上的输送辊组,间隔设于输送辊之间的升降输送带 组,输送带组与输送辊组的输送方向垂直,输送带组一端固定在从动带轮组上,另一端固定 在主动带轮组上,主动带轮组均设置在同一根轮轴上,该轮轴一端通过从动传动轮、传动带 与动力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配方输送线的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从动带轮组与主动带轮组之间通过连接座设有过渡轮组;所述从动带轮组、主动带轮组、 连接座均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常规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升降 气缸。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配方输送线的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卸车拆包输送线输出端与分类输送线输入端相连,同时卸车拆包输送线输出端还与暂存 库入口端相连,分类输送线位于暂存库上方,配方输送线位于暂存库一侧,检验配方线设于 配方输送线一侧,入库输送线设于暂存库出口端,托盘合盘线设于暂存库另一侧; 所述卸车拆包输送线包括依次设置的卸料位置,拆包、输送位置,其中:卸料位置上设 有一台或多台移动叉车及机器人,拆包、输送位置上设有一台或多台横向伸缩式输送机,以 及一台或多台与横向伸缩式输送机并列的横向水平输送机,一台或多台横跨于横向伸缩式 输送机和横向水平输送机上的纵向推动式移栽机,一台或多台无动力机器人站台,每一台 横向水平输送机均与对应的第一斜坡输送机相连。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配方输送线的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分类输送线包括多条进料输送线、多条横向输送线、多条纵向输送线,多条横向输送线与 多条纵向输送线在垂直方向错开设置,并在多条横向输送线与多条纵向输送线之间设置若 干过渡输送线;每一条进料输送线的输入端通过第一斜坡输送机与卸车拆包输送系统输出 端相连、输出端与对应的横向输送线相连,横向输送线通过对应的过渡输送线与纵向输送 线相连,纵向输送线与配方输送线相连; 所述每一条进料输送线包括多台直道输送机、多台弯道输送机、多台斜坡输送机,且多 台直道输送机、多台弯道输送机、多台斜坡输送机之间的连接顺序及连接台数,视场地、空 间大少及分类要求而具体设置; 所述每一条横向输送线包括多台直道输送机、间隔设置在直道输送机之间的多台转向 输送机,且多台直道输送机、多台转向输送机之间的连接顺序及连接台数,视场地、空间大 小及分类、配方要求而具体设置; 所述每一条纵向输送线包括多台直道输送机,且直道输送机台数视场地、空间大少及 分类、配方要求而具体设置; _ 所述每一条过渡输送线包括第二斜坡输送机,该第二斜坡输送机的高端与设置在横向 输送线上的上转向输送机相连、低端与下转向输送机相连,下转向输送机一端与对应纵向 输送线的直道输送机相连,和/或者下转向输送机两端分别与对应纵向输送线的直道输送 机相连。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配方输送线的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下转向输送机为辊筒输送机,其上设有转向输送机构,该转向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架体 上的输送辊组,间隔设于输送辊之间的升降式输送带组,输送带组与输送辊组的输送方向 垂直,输送带组一端固定在从动带轮组上,另一端固定在主动带轮组上,主动带轮组均设置 在同一根轮轴上,该轮轴一端通过从动传动轮、传动带与动力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相连; 所述从动带轮组与主动带轮组之间通过连接座设有过渡轮组; 所述从动带轮组、主动带轮组、连接座均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有常规升降装置,该 升降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组升降气缸。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配方输送线的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检验配方线包括多个检验台、机器人。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配方输送线的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入库输送线包括入库环形输送线,与入库环形输送线垂直相接但不相连的多条纵向输送 线,与其中一条或多条纵向输送线相连的多条横向输送线,其中:入库环形输送线由直道输 送机、弯道输送机、转向输送机组成,每一条纵向输送线由升降输送机、多台直道输送机、转 向输送机组成,每一条横向输送线由直道输送机、转向输送机组成,且转向输送机设置在 纵、横输送线垂直相交位置以及纵向输送线与入库环形输送线垂直相交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配方输送线的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暂存库包括若干个辅料存放位置,设置在若干个辅料存放位置之间的机器人。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配方输送线的辅料自动配盘入库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托盘合盘线包托多台升降输送机、多台托盘合盘机、多台机器人。